<noframes id="r3vl9"><form id="r3vl9"></form>

<address id="r3vl9"></address>

<noframes id="r3vl9"><address id="r3vl9"><listing id="r3vl9"></listing></address>

<address id="r3vl9"><address id="r3vl9"></address></address>
<form id="r3vl9"></form>
<address id="r3vl9"><listing id="r3vl9"><meter id="r3vl9"></meter></listing></address>
<address id="r3vl9"><nobr id="r3vl9"><meter id="r3vl9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

    上饒新聞網

    -- 新聞:0793-8224621 --

  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
    首頁> 教育頻道 > 教育新聞 > 正文

    “雙減”之下:作業少了,快樂多了

    2021-10-22 09:01:20  |  來 源:上饒日報  點擊:
     

      張盈穎  蔣學華 文/圖

      國家“雙減”政策要求,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,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過重作業負擔。新學期已經開啟一段時間,中小學生們的作業負擔減輕了嗎?學校在教學上、作業安排上有哪些新的嘗試?

      加強課堂管理,減負落到實處

      10月18日下午5點整,在上饒市第一小學門口,一年級的學生排隊走出校門,家長們像往常一樣在門外接送區翹首以盼。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,似乎又變了許多。在校門口值班的副校長龔江琳說:“孩子們回家后,沒有作業可做,家長和孩子都輕松。”

      龔江琳告訴記者,為切實抓好“雙減”工作,上饒市第一小學在開學初的教工會上進行了“雙減”政策的學習,簽訂了“嚴禁私訂教輔”的責任書,對各班教輔材料征訂使用情況進行自查,并開展了私訂教輔專項檢查,避免出現“校內減負、校外增負”的現象。秋季開學后,學校第二周開啟課后服務模式:每周5天。課后托管既有學業托管,幫助指導學生完成作業,做到作業不出校門;又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社團,幫助學生培養興趣、發揮特長、開闊視野、增強實踐,不斷提高課后服務水平。

      該校課后托管的開展,獲得家長和學生的點贊。學生家長陳偉紅說:“孩子沒有書面作業了,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。”四年級的學生汪雨菲說:“我在學校的課后托管課就能完成作業了,回家便有時間跳繩、踢球、跑步,太開心了。”“作業減負后,學子們在閱讀中開闊了視野,在家務勞動中培養動手能力,在美育欣賞中提升審美能力,在體育活動中健全人格。接下來,學校將以‘雙減’為契機,做好家長的引導工作,避免形成‘課內減負、課外增負’問題,為孩子全面發展、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。”龔江琳說。 

      廣信區第九小學的鄭凱雯老師是音樂老師,10月20日上午,她執教的《母雞母雞叫咯咯》一課中,利用了農場小動物這一場景來吸引孩子們,孩子們聆聽并區分了哪段音樂是母雞的下蛋叫咯咯聲,激發學生參與度,孩子們還自己創編動作為歌曲進行律動表演,課堂上一片歡聲笑語。

      “為切實落實好雙減工作,把雙減細則落到實處,廣信區第九小學從教師常態課出發,回歸課堂的本真狀態,把雙減要求落實到課堂的重要環節。在學校的安排組織下,開展常態課聽課教學活動。”廣信區第九小學校長洪鵑說,雙減工作落實的關鍵在于不斷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。充分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,老師們要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,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。“‘推門聽課’將成為學校常規工作之一,以切實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,及時把握教師的日常教學動態,促使教師在常態課教學上下功夫,確保課堂質量,為‘雙減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。”

      放學后,孩子們在干啥?

      記者在上學和放學時段走訪上饒市多所中小學發現,新學期學生們的作業量明顯少了。原本寫不完的作業能寫完了,原本作業就不多的則更少了,休息和玩耍的時間變多了。

      廣信區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吳佳麗告訴記者,“以前作業寫到晚上八九點,現在一放學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寫完了。校外培訓少了,玩游戲的時間多了,在家里玩,出去玩,跟同學玩,能增進友誼,陶冶情操。”上饒市逸夫小學三年級學生王花妃說,“休息的時間比以前長了,以前老師布置的作業很多,有時候做到晚上十點鐘,都做不完,睡不了幾個小時,早上還要起來繼續完成作業。”廣信區第二小學的學生家長溫茶香說,“孩子作業明顯少了,孩子輕松了,我自己不用輔導孩子作業,也輕松了。”對于作業負擔的減輕,學生們不約而同地表露出了喜悅,“在家里可以和父母一起玩耍,或是做一些運動鍛煉身體,或是讀讀書,感覺很輕松。”

      城里的孩子在“雙減”下,快樂了許多,而農村的孩子又是什么樣的?10月18日下午5時整,記者在廣信區煌固鎮的丁宅小學,看到有的孩子在教室里做作業,老師在一旁指導,操場上有的孩子在打籃球,有的在打乒乓球。該校校長黃周松告訴記者,以往這個時候已經放學了,孩子們都回家做作業了,自從國家出臺雙減政策后,學校嚴格落實,延長半個小時放學,便于老師指導學生把作業做完,或是組織孩子進行體育鍛煉。“‘雙減’政策出臺后,我輕松了不少。之前干完農活,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,忙完就快晚上10點了?,F在孩子的作業在學校就能寫完,還有老師給輔導,效率都提高了!放學后還能帶孩子到村里的公園玩一會。”該校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徐雪晶說。該校五年級學生的家長溫金娣也高興地說:“現在我在村里的服裝廠下班后,可以接孩子了,不用再讓老人幫忙。而且我覺得孩子可開心了,放學后玩的時間變多了。以前得等到我下班后孩子才能寫作業,不會的題得上網搜答案給她講一下,看著她遇到難題自己跟著干著急,還動不動鬧矛盾,現在這些問題都沒有了。”  

      我市多舉措推動“雙減”工作

      據了解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“雙減”工作,成立了18家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,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;在市教育局設立雙減辦,從市市管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等成員單位抽調專人集中辦公,其他成員單位指定專人負責,形成部門合力。我市13個部門印發了《上饒市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聯席會議制度》,強化部門聯動,聯合開展專項檢查和執法行動;市教育局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作業、手機、睡眠、讀物、體質健康管理以及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,按照“校外治理、校內保障、疏堵結合、標本兼治”的工作思路,統籌校內校外雙向發力。

      市教育局通過“上饒教育”微信公眾號、致家長的一封信、設立“雙減”舉報電話等途徑,加大對“雙減”政策的宣傳,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,理性看待參加校外培訓的作用。通過引導校外培訓機構簽約履行《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(示范文本)》,搭建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云平臺,采取“雙隨機一公開”、部門聯合抽查、處置投訴舉報等方式,常態化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日常治理行動。同時,為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,市教育局在上饒教育網及“上饒教育”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公布了監督舉報電話,接受社會各界監督。

    免責聲明

            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
    自慰大爽A级
    <noframes id="r3vl9"><form id="r3vl9"></form>

    <address id="r3vl9"></address>

    <noframes id="r3vl9"><address id="r3vl9"><listing id="r3vl9"></listing></address>

    <address id="r3vl9"><address id="r3vl9"></address></address>
    <form id="r3vl9"></form>
    <address id="r3vl9"><listing id="r3vl9"><meter id="r3vl9"></meter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r3vl9"><nobr id="r3vl9"><meter id="r3vl9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