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,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。病毒通過蚊子的叮咬傳染給人類,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時獲得病毒,被感染的蚊子終生均能傳播病毒,少數還可經卵將病毒傳給后代。登革熱傳播速度快,潛伏期長,人與人之間不會通過密切接觸、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。
當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,登革熱可防可控可治,關鍵在于預防。廣大群眾要加強健康防護意識,“清積水,滅成蚊,防叮咬”,如出現發熱、頭痛、紅疹、肌肉酸痛等癥狀,應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就醫治療,并告知外出旅行史,以便早期診斷治療。
登革熱防控的關鍵是防蚊滅蚊、清除孳生地。減少蚊媒孳生的途徑有:(1)封蓋水缸、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裝防蚊裝置、密封有用的器皿;(2)填平洼坑、廢用水塘、水溝、竹洞、樹洞;(3)疏通溝渠、岸邊淤泥和雜草;(4)排清積水;(5)清除小容器垃圾、垃圾塑料薄膜袋、廢用瓶罐、易拉罐等垃圾容器。
無積水就無蚊蟲,無蚊蟲就無登革熱。建議市民從自我做起,做好居家環境及周邊環境的衛生、蚊蟲孳生地清理。
沒有叮咬就沒有傷害。建議市民要做到“防成蚊、滅成蚊”。關鍵在于以下幾點:(1)每日伊蚊活躍時間段(上午8~10點和傍晚4~6點)減少外出活動,減少到積水和植被豐富的地點散步或健身運動。(2)盡量避免在涼亭、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,并且遠離積水、廢舊輪胎等容易孳生蚊子的地方。(3)如若外出,請穿好淺色的長衣長褲,裸露皮膚涂抹驅蚊劑,一般每2~4小時需要補噴一次。(4)戶內安裝好紗窗,可噴殺蟲劑滅蚊。
市民要積極配合當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,做好公共環境整治、成蚊滅殺以及孳生地的清理等工作,及時清除各類積水、垃圾以及衛生死角,切實降低蚊密度,嚴防登革熱。
若有市民近期去東南亞或國內其他發生登革熱疫情的地區旅游、務工、商務,要做好自身防蚊工作。
?。ㄓ浾?nbsp;陳建 黃珠慧子 整理)